新突破丨我院心内科二病区成功独立开展我市首例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
2022-09-20 16:45系统超管
近日,我院心内科二病区赵传艳主任介入团队成功独立开展我市首例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冠脉介入治疗。在赵传艳主任带领下,心内科二病区介入团队使用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技术(IVUS),成功为一名78岁冠心病患者完成PCI手术。该项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开启了医院影像学指导下的精准PCI时代。
患者女性,78岁,因“发作性胸闷痛6年余,加重1周”以“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收住医院心内科二病区。入院后行冠脉造影示:前降支(LAD)发出D1处呈111型分叉病变,主支70%局限偏心性狭窄,D1开口90%局限性狭窄。因冠脉造影LAD狭窄处病变模糊,为更精准的判断患者冠脉的狭窄程度、斑块性质,是否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科学、精准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决定为患者行IVUS(血管内超声)检查。
赵传艳主任介入团队在导管室团队的配合下,顺利进行IVUS检查,血管内超声提示前降支斑块负荷最狭窄处管腔面积2.45mm²,斑块负荷72%,根据《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18)》:对非左主干、参考血管直径>3 mm 的病变,介入治疗的IVUS 界限值为最小管腔面积(MLA)<2.8 mm²,遂决定进行介入治疗。根据IVUS结果确定好病变处落脚点,在前降支病变部位精确植入药物球囊,行IVUS检查示扩张良好,狭窄解除,管腔面积达到5.00 mm²,无夹层及血栓病变。术中、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安返病房。
术前IVUS检查
术后IVUS检查
术后造影结果
冠脉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在传统的冠脉造影基础上,将微型化的超声探头置于导管头端,置入冠脉血管腔内进行显影,不仅可细致观察冠脉管壁结构和管腔形态,还可准确地测量血管腔直径、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明确斑块性质等,指导医师精准介入治疗并观察支架释放位置是否合适、支架是否贴壁良好、扩张是否充分、支架两端有无夹层,并可降低后续血栓形成及再狭窄等风险;其功能弥补了冠脉造影的不足,特别是在冠脉临界病变、复杂病变(左主干病变、开口病变、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和疑难病变的诊疗方面有重大意义。
我院心内科二病区赵传艳主任介入团队积极学习新技术,在具备良好的设备条件前提下,将选择IVUS作为冠脉介入精准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为冠心病患者谋求更好的愈后,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冠心病患者。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医院的技术空白,标志着医院心内科介入治疗技术达到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