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二病区:知“帕”不怕——帕金森病精准诊断与规范治疗

2025-01-23 14:17医务部

    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其起病隐匿,后期症状逐渐加重。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肢体震颤、肌强直等运动症状,也可能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尿便障碍、头晕、乏力等多种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常规开展帕金森病精准诊断与规范治疗,效果显著。cab3b266fb703f1d79e1796387ec1d70

典型案例

    张大爷以前是个勤快人,退休后帮着接送孙子,买菜,打扫卫生,空闲时间还喜欢跟朋友一起下棋。但说不上从什么时候开始,家人发现张大爷脸上笑容少了,说话声音不洪亮了,走起路来身体前倾,迈不开步,甩不开手,夹菜时动作慢,有时在睡眠中还大喊大叫说梦话。家人带张大爷到神经内科就诊,经过初步评估,考虑为帕金森病,于是来到帕金森专病门诊,通过详细的问诊、查体,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最终临床确诊帕金森病。医院帕金森病专家团队根据根据疾病分型、分期及张大爷的合并疾病、经济条件等情况,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张大爷行动灵活了,笑容也逐渐多了起来。

技术简介

    一、精准诊断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采集、完整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辅以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①病史采集:医生了解患者的起病时间、临床表现、症状变化、家族病史等信息,以帮助鉴别诊断及病情评估。②神经系统查体: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包括肌力、肌张力、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此外,还需要注意有无提示继发性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体征,如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皮层复合感觉、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③量表评估:可帮助量化帕金森病的症状严重程度、并发症及手术适应症等,从而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④辅助检查:包括神经影像(磁共振)、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实验室检查等,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和鉴别诊断,必要时还可行分子影像(PET-CT)检查。

    二、规范治疗

    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是个体化、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病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和中医调理等。①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多巴胺能药物如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但帕金森病本身及临床用药均可能出现疾病并发症,因此,需要不断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达到最佳疗效。②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震颤、药效维持时间缩短、异动症等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脑深部电刺激术(DBS)。③康复训练:帕金森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增强患者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延缓疾病进展。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太极拳、瑜伽、步行训练等。④中医技术:包括中药处方、针灸、推拿等方法,可帮助缓解帕金森病各种症状,尤其是非运动症状,如尿便障碍、吞咽困难、睡眠障碍等。

科室简介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是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潍坊市重点学科,潍坊市西部地区神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科室开放床位40张,有医护人员29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7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博士3名,硕士7名。

    科室主要诊治范围包括脑血管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癫痫、痴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头晕、肌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以及内科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疾病,对神经系统的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具有很深的造诣,对神经内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癫痫、睡眠障碍,头痛、眩晕和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诊治处于潍坊地区领先水平。每年收治住院患者2500余人次,门急诊量21000余人次。年接收进修、实习人员200余人次。

    科室始终把人才与科研摆在科室发展的显要位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和潍坊市级课题10余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科室每年发表论文2-5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3-5篇,科研1-2项。参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临床研究1项,每年举办省级神经内科学术会议2次。近年来,科室规模发展日益壮大,实现了集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指导为一体的神经系统疾病全程管理模式,专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有较大提升。

    科室位置:东院区住院1部16楼东区

    科室电话:0536-3567162

    门诊位置:东院区门诊2楼10综合诊区一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