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解锁秋冬养阴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4-10-03 09:24文化宣传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道:“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秋冬之时,天气逐渐变凉变冷,自然界阳气收敛,阴气微生,万物在这种环境下开始收和藏。我们的人体也会顺应四季的变化,阳气向体内潜藏。

秋冬养阴是顺应自然的选择。秋冬之季万物潜藏,脏腑吸收能力最强,是进补的好时机。

中医认为:人体之“阴”是指精、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也是阳气化生的物质基础。“秋冬养阴”应固护精血津液,滋养五脏六腑,使得阴阳平衡,远离疾病。一般来说,“秋冬养阴”更适合阴虚体质、气虚体质和血虚体质的人。

为什么天气冷了需要养阴?

秋冬季节气候寒冷,此时阴气当令,我们皮肤肌表是较致密的,阳气不易外泄,故易致阳气偏盛,阴气偏衰,自然界中阳气收敛,地面水分的蒸腾受到抑制,空中燥气重。燥为阳邪,最易伤我们的阴分,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因此肺更容易受燥邪的侵袭。另外,秋冬大家都爱吃辛辣温热之品,容易生内热,也会耗伤胃阴,故此时重点在养阴,这就是所谓“内虚而养”。秋冬季节,寒燥之邪气主导,肾阴、肾阳均会收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补肾阴、调阴阳也尤为为关键。因此,秋冬养阴,重点要养肺阴、胃阴和肾阴。

秋冬该如何养阴?

饮食调理

秋冬季节,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冷。在这个时候,饮食上应注重滋阴润燥,若秋冬时节出现干咳少痰、夜间盗汗、手足心热等症状,我们可以选用雪梨白萝卜、百合等食材煮水服用,也可选用银耳、雪梨、冰糖共同煎煮,可以很好的起到养阴润肺止咳的效果。若肺阴虚较重时,可选用沙参麦冬汤等补肺阴的方剂加减来缓解症状。

另外,少吃辛辣之物,要注意清热润燥,秋季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也逐渐好转,加之“贴秋膘”之说,很多人便开始“大鱼大肉”进补起来。此时,一定要注意切莫吃太多油腻食物。刚入秋,很多人肠胃功能较弱,如果吃太多肉类及油腻重口味食物,则不利于健康。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保健养阴

1、早睡早起忌熬夜:秋季是补气血的好时机,早睡收阳以养阴,助肺肃降:早起升发阳气,助肺宣发。

2、疏肝理气,防抑郁:秋应金,金郁肝木,部分人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焦虑、心烦、失眠等症状,故调志也显得尤为重要。舒缓心情;多食酸味,助肺气收敛以养阴。

3、适当运动:每天两套八段锦,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血循环,疏通经络。

保健养阴

针灸作为中医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秋冬养阴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太溪穴、肾俞穴等,这些穴位有助于强健肾气,肾为先天之本,肾阴充足则整体阴液得以滋养。针灸治疗应在有资质的中医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防寒保暖

寒从足生,所以秋冬季节保暖至关重要。如脚部、腰部、背部的保暖尤为重要,避免寒气侵袭,影响阳气。

可艾叶红花适量泡脚,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以温经散寒,通阳活血。

秋冬养阴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方式,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应该重视秋冬养阴,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