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神经外科二病区:分毫之间争朝夕——烟雾病动脉搭桥术
烟雾病,又称为Moyamoya病,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疾病。它的名字来源于影像学特征,即脑部血管造影时呈现出一团烟雾状的血管影像。虽然烟雾病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目前烟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目前手术是治疗烟雾病唯一有效的手段,手术目的是降低烟雾病导致脑梗死或者脑出血的风险。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常年开展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年平均手术量为20余例,是潍坊市唯二能独立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之一。
典型病例
患者时先生今年43岁,曾因反复脑梗死在外院治疗。时先生正值中年,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反复的脑梗死给他造成了极大心理负担。经多方打听,得知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有独立开展治疗烟雾病的特色技术,遂来院咨询,并接受了住院治疗。
袁训辉主任医师团队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对脑血管造影进行完善,脑灌注成像,排除患者手术禁忌症后,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完美配合下,为时先生进行了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手术历时3小时,过程顺利,患者病情稳定。术后时先生顺利度过反应期后康复出院。3个月后患者来院复诊,患者语言流利,肢体活动正常,对手术效果满意。
医学科普
1 烟雾病是如何发展形成的?
烟雾病被发现于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首先报道了该病,最开始并非叫烟雾病,而是个“俄罗斯名字”——特发性颈动脉狭窄闭塞症。1969年,Suzuki和Tataku根据该病脑血管造影的表现,形象地将其命名为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oyamoya为日语中烟雾的意思)。烟雾病英文简称MMD,从此烟雾病走进了神经外科医生的世界。目前烟雾病定义为:病因不明的,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并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2 现阶段烟雾病有哪几种手术治疗方案?
目前手术是治疗烟雾病唯一有效的手段,目的是降低烟雾病导致脑梗死或者脑出血的风险,手术目的更多的是预防,而不是治愈。
1.直接血管重建术
即所谓的搭桥就是指将颅外血管系统的颞浅动脉剥离下来和颅内血管的大脑中动脉缝合在一起(二者的血管直径约1mm左右),即相当在颅外血管和颅内血管之间“搭了一个桥”,利用颅外血管的血流供应颅内,达到“富裕血供”支援“贫困血供”的目的。
2.间接血管重建术
目前常用的间接血管重建的方法是将颞肌分离后贴敷至脑表面并将硬脑膜翻转,颞肌的血管会慢慢供应至大脑表面。
3.联合血管重建术
即采用直接搭桥法和间接血管重建同时进行,这也是目前最常见的手术方法。
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式,在什么时机进行手术,都需要医师进行详细而专业的评估后才可进行。
科室简介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神经外科二病区于2010年9月16日独立建科,是潍坊市级医疗卫生重点学(专)科,集医疗、教学、科研、护理为一体,承担着潍坊西部各周边地区的急危重症的临床救治、科研、教学、人才培训等任务。
科室开放床位56张,其中重症监护床位12张。现有医护人员40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博士生3人,硕士研究生6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9人。
业务范围和特色技术:设有颅脑创伤、神经重症、脑血管介入、神经脊柱、神经功能(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积水)、神经肿瘤亚专业组。特色诊疗项目包括: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治疗;复合伤的多学科救治;颅内感染的综合治疗;神经内镜技术;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烟雾病的颅内血管外搭桥术;联合神经康复、高压氧等相关科室开展早期康复、促醒技术。
科研与学术交流:承担潍坊医学院本科教学及研究生培养任务,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基地之一,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同级医院同质化培训项目。近3年,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完成山东省级课题2项、潍坊市级课题7项。在研山东省医药卫生发展计划课题1项、潍坊市级课题6项。每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2项。
先进医疗设备:拥有复合手术室1间,配置西门子术中 CT1台、飞利浦及荷兰飞龙DSA机1台,拥有德国蔡司 PENTRO800显微镜1台、德国Leica显微镜1台,瑞典 Leksell立体定向仪1台,德国Rudolf神经内镜1台,日本 NSK开颅动力系统5套,美国美敦力开颅动力系统2套,德国默勒颅内压监测仪2台,加拿大艾泰克Protektor-32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1套等先进设备。
门诊位置:东院区门诊2楼10诊区39号诊室
门诊电话:0536-3567929
科室位置:东院区住院楼1部3楼
科室电话:0536-3567253
烟雾病门诊位置:东院区门诊2楼10诊区51号诊室
烟雾病门诊就诊时间:上午8:00-12:00(每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