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告别“单打独斗”——小分子药“组团”出击,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带来新希望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紊乱,错误地将健康的关节组织当作“敌人”进行攻击,引发持续的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关节僵硬、疼痛、肿胀,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畸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运用小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方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
典型病例
65岁的张阿姨,患多关节肿痛20余年,已出现多关节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外院应用多种治疗方案效果不佳。近期,因关节肿痛加重来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接诊医生经过仔细评估,考虑类风湿性关节炎处于病情活动期,给予托法替布联合治疗,治疗后关节肿痛逐渐减轻,后续门诊随访病情稳定。
技术简介
继生物制剂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迈向小分子靶向药物时代,其与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联合使用,适用于传统药物治疗不达标及中、重度疾病活动度的患者。
科室介绍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1997年,是山东省内创建较早的风湿免疫专业科室之一,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潍坊西部风湿病学临床、教学、科研中心,也是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风湿病学教学单位。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9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硕士研究生6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3名。年门诊量10000人次,年住院病人500余人次。病员遍及青州、临朐、寿光、临淄等县市区和省内外其它地区,远及广东、浙江、河南等省市。
科室注重人才培养,与上级医院开展交流协作,定期到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修学习和深造,掌握国内外风湿病学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积极开展风湿性疾病诊治方面的新技术,如免疫荧光法查抗核抗体谱、定量类风湿因子、系统性血管炎的抗体检测、HLA-B27检测等诊断技术。
科室主要诊治疾病包括免疫性疾病、不明原因的发热性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综合免疫治疗,痛风的规范化诊治,罕见病如IgG4相关性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的诊疗,狼疮危象及危重免疫病药物联合冲击、生物制剂,关节腔穿刺术等治疗。疑难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危重症如红斑狼疮危象、狼疮肺出血、狼疮脑病、多器官衰竭等疾病的抢救技术达到较高水平。既往难以逾越的红斑狼疮病人的生育问题在我科也基本得到了解决,已有30多例年轻的女性红斑狼疮病人安全生育。
近年来,科室医护人员在诊治风湿性疾病、疑难危重病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数十篇论文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等权威刊物发表。主编和参编《中华风湿病学》等著作8部,并有《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研究》等6项科研成果获潍坊市及青州市科技进步奖。
科室位置:东院区住院二部18楼
科室电话:0536-3567309